周小川到底说了啥?-华尔街见闻
3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见闻为您整理其发言要点及分析师解读如下:1.存款保险制度有望上半年出台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解读认为,存保制度有望上半年出台,加之存款利率上限有望年内放开,表明银行负债端市场化将加快推进。民生宏观固定收益团队分析称,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桥头堡,对防范挤兑风险有积极作用,制度上会用基于资本充足率考量为核心的差额保费和合理的限额赔付额度防范道德风险。2.存款利率上限年内放开概率大民生宏观固收:存款上限放开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存款利率放开前会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存款利率放开顺序预计会针对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顺序。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可能会导致银行利差收窄,*策上会适当放松银行混业经营权限。3.稳健的货币*策基调没有改变虽然周小川行长一直强调基调稳健,但民生宏观固收认为实际会有所放松。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有去库存、去产能压力,货币*策从过去怕你借钱到现在帮你还钱,所以在基调上,未来是一定是保持宽松的。兴业王涵则表示,今天周小川行长特意提到用M2观察货币*策松紧的程度,这意味着基础货币的投放是否能满足实体,仍然需要看银行体系信用派生的快慢。中期来看,银行仍是最重要的信用供给方。4.不赞成资金进入股市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民生宏观固收:这一表态肯定了货币*策与金融市场交易量的关系,估计只要是不出现11月高杠杆式的推动,货币*策会保持宽松继续支持股市,预计市场未来继续慢牛。5.人民币汇率比世界上很多货币稳定兴业王涵:周小川强调人民币汇率稳定,正常金融市场参与者能应对这种波动,体现了央行系统通过本币的波动来挤出套利热钱;而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是一个稳定的币种,可能更多考虑服务于长期的对外战略,不宜将长期人民币预期建立在短期的变化上。民生宏观固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偏高,近日美元上涨但人民币不贬反升,欧元区负利率,人民币资产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利差空间,资本外流暂不存在不可控风险,不会成为资金面紧张和掣肘货币宽松的关键因素。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