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穿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复制链接]

1#

老刀注:番茄又称西红柿、洋辣子。原产于南美洲,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番茄又称西红柿、洋辣子。原产于南美洲,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巧家县种植番茄已有近年历史,由于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各种矿物盐,有特殊的鲜味,能促进食欲,是水果蔬菜兼用的重要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需求,番茄已成为巧家县菜农外销创收的主要蔬菜品种,远销重庆、成都、宜宾等地,收到良好效益,加上白鹤滩电站开工建设,本地需求也增大。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连作现象突出,晚疫病为害加重,严重威胁番茄生产。番茄在巧家县各乡镇均有种植,外销以新华、金塘、蒙姑等乡镇为主,由于晚疫病的为害,轻者减产,重者绝收,给番茄生产带来相当严重的损失,因此做好晚疫病的防控工作对巧家县番茄生产、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番茄晚疫病属真菌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为害叶、茎、果实,巧家县有着良好的光热资源和地力条件,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这给病原的生存创造了条件,而减少病原或杜绝病原是防控工作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化防为辅,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良好的栽培措施,创造有利于番茄而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的条件,让番茄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同时,抑制病菌的侵染、蔓延,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1.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经济、安全生产的基础,是绿色环保、生态安全的根本。

1.2栽培防控

合理的栽培技术是病虫害防治中不可缺少的农艺措施,是通过人们在种植番茄的整个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农事操作有利于番茄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农田气候,可减轻病害发生几率。根据晚疫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发生流行,而番茄生长发育又需要土壤湿度大、空气湿度小的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p>

1)地膜覆盖。番茄定植后进行地膜覆盖,有利于土壤增温、保湿,减少空气湿度,充分创造有利于番茄生长,不利于病菌侵入的条件,减轻发病,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2)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土壤肥力,一般亩种~株,确保植株在通风透光良好的条件下健康生长,增强抗性。

3)肥水管理。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番茄一生从育苗定植到结果盛期,要求土壤湿度由60%逐步递增至85%,即苗期60%,花期70%,结果初期80%,结果盛期85%,合理浇水,确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协调,对增强抗病性非常关键。肥力水平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种植番茄的地块,必须是中等肥力以上,要求整地质量高,土质疏松,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kg、复合肥40kg),追肥3次,每次亩施清粪水0~kg,只有植株充分吸收营养,健壮成长,才能增强抗病力,减轻发病为害。

4)光热。番茄需要充足的阳光,番茄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巧家县番茄种植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当光照不足时,番茄生长瘦弱,病菌容易侵入,易引起病害发生流行。

5)摘叶打叉。晚疫病在低温、阴雨、湿度高、露水大、早晚多雾条件下易流行,如相对温度在75%以上,气温在15~25℃极易流行,为改变田间小气候,减少空气湿度,对下部脚叶、多余茂密分枝和发病叶片必须摘除,确保通风透光,以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减少病原,从而抑制病害发生。

6)忌连作。茄科作物连作,土壤带菌量大,易感染发病,最好选用轮作三年以上的地块种植番茄或水旱轮作。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如种子进行风选、水选、泥水选等方法选择健康种子;或采用石灰水、温汤浸种等物理方法来抑制病菌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在苗床地土壤用开水消*,大田定植塘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塘可用1kg开水杀菌,以减轻发病。田间卫生主要是清除田间带病的番茄茎、叶、果等残体,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尽可能的减少土壤带菌量,减少病原侵染发病机会,以此达到防病增收的目的。

3、化学防治

经过各种农艺措施的综合运用,番茄在巧家县栽培的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仍有不同程度发病,个别地块还相当严重,特别是连作地更重。因此,经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之后仍表现出发病症状,就需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施用一些化学农药进行辅助防治,以防止病菌侵入,杀死病菌,抑制病菌生长发育,增强番茄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3.1土壤处理

番茄喜中性环境,可使用生石灰进行改良;土壤带菌是巧家县番茄生产中一大威胁,除做好苗床地消*外,对大田施用广谱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锌等农药)消*,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物。

3.2苗期、收获期防病

选用健康壮苗定植后,对出现晚疫病症状的叶、茎、果,首先人工及时清除,并用杀*矾喷施,施药必须均匀、周到;开花前期可用甲霜灵·锰锌等农药喷雾进行防治,这一段时间要认真检查晚疫病发展情况及时组织防治,一旦流行,将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坐果成熟期主要摘除发病枝、叶果等带菌残体,避免施用农药,否则造成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安全。

番茄晚疫病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理念,综合应用各项技术措施,才能控制发病程度,减少农药施用,确保生产安全,达到保质增效的目的。

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云南农业陈治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农管家获取更多农技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