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的适应症1.治疗作用
(1)肠梗阻:减轻肠道压力,减少*素和细菌对肠道刺激,改善肠道血运。
(2)为十二指肠穿孔的非手术治疗,防止胃内容物的进一步流入腹腔内,促进粘膜愈合。(3)急性胰腺炎:减少胰泌素分泌,降低胰液外渗。
(4)胃肠道手术:减轻吻合口张力,降低吻合口瘘形成的概率。
2.术前准备
(1)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膨胀,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
(2)预防全身麻醉时并发吸入性肺炎。
(3)也可用于胃十二指肠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治疗,术前留置较粗的鼻胃管,每天以温生理盐水洗胃,连续三天,直到洗出澄清液,以减轻胃粘膜水肿。
(4)术后应用有利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
3.给药
在许多急腹症的非手术治疗或观察过程中,可通过胃肠减压管向胃肠道灌注中药;同时在腹胀严重频繁呕吐时,胃肠减压可促进胃肠排空,有利于内服药物的输注吸收。
胃肠减压术的禁忌症
1.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2.严重食管静脉曲张。
3.食管阻塞。
4.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支气管哮喘。
5.极度衰弱者。
6.鼻腔、食管手术后。
7.鼻咽部有癌肿或急性炎症、肿胀。
8.鼻息肉,鼻中隔偏曲。
胃肠减压术的常见并发症
1.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胃管可导致病人消化液大量丢失。
2.呼吸道感染:胃管放置后,可干扰通气,影响咳嗽、咳痰,容易引起病人肺部感染。
3.经口呼吸:因鼻孔内有胃管,使一侧鼻腔通道受阻,影响经鼻呼吸,患者不得已经口呼吸,可引起口咽部干燥,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腮腺炎。
4.鼻孔溃疡及坏死:如果胃管长期置于一侧鼻孔而不改变胃管的位置,可压迫鼻腔粘膜或软骨,从而引起溃疡及坏死。
5.胃内容物及胆汁反流:也会引起食管炎和食管狭窄,导致本身还会引起食管膜的侵蚀和糜烂,甚至出血。
测量胃管深度的方法
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cm。
当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有气过水声,证明在胃内,但减压效果不好,症状缓解不明显。
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cm,达到55-68cm,能使胃液引流增加,患者腹胀明显减轻,效果明显。
检查是否放置正确
1.用注射器抽吸是否有胃液流出。
2.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0-20㎝空气,同时在胃区用听诊器听气过水声。
3.置管末端于水中,看有无气泡逸出,在胃内不应有气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