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通过尿液的气味和颜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身体是否健康。正常情况下,尿液一般是无色透明状的,而当人喝水少时会呈现淡黄色,不过没有浑浊和沉淀。那么,当尿液颜色发黄时,是怎么回事呢?是身体出问题了吗?
尿液颜色发黄是怎么回事?
1、身体缺水
体内缺水会使得尿液浓缩,导致尿液颜色发黄。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喝水量不能少于毫升。劝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喝水,这样能帮助促进尿液排泄,缩短代谢废物在身体中停留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肝脏和肾脏负担,也能缓解身体的疲惫感。
2、服用药物引起的
服用某些药物也会使得尿液发黄,常见的有痢特灵、三黄片、核黄素以及B族维生素。如大量地摄入B族维生素会使得尿液把多余维生素B排出,进而导致尿液呈现鲜黄色,这种情况大家不用太担心,这是药物的正常反应,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只要停止用药后,尿液颜色就会慢慢恢复。
3、肝脏异常
肝脏发生病变后容易使得尿液颜色发黄。因为肝脏是身体上最为重要的解毒器官,而肝功能受到损害后可影响肠道吸收尿胆素原,这种情况下,胆红素不能从肠道中排出,只能经过尿液排泄,进而导致尿液颜色发黄。另外,肝脏发生病变后也会使得尿液有恶臭味,同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以及黄疸症状。
4、跟饮食有关
大家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也会影响尿液颜色,尤其是吃太多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南瓜、柑橘类的水果以及胡萝卜等。这些食物经过人体代谢后会使得尿液颜色发光,不过这是暂时性的。通常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就会让尿液颜色恢复。
5、上火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阴阳失衡和内火旺盛时会引起上火,其主要症状是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和尿液颜色发黄等。而上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尿液颜色发黄属于实火,这是因为肝胆或胃肠失火导致的,容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
温馨提示
大部分尿液发黄是生理性的问题,不用太担心。若尿液发黄持续很长时间仍然没有好转,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或尿液中有泡沫,说明身体异常,医院做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