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人,口腔溃疡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的人早上刷牙的时候,牙龈出血反反复复;最难受的可能就属那种晚上翻来覆去躺在床上睡不着数星星,睡不着数羊,睡不着数数字,睡不着……怎么样都很难入睡。
记得宋朝大诗人陆游对失眠有一句描述:三驿未为远,衰翁愁出门。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看来失眠这种问题真的是从古到今,涉及每个人了……
今天为什么要将失眠,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这些看起来完全八竿子打不着的症状放在一起讨论呢?中医讲求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不像西医有些东西,头疼先给你颅脑扫个CT或者核磁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中医治疗疾病并不是头痛治头那般,一定要有整体观念,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去分析局部的疾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上热下寒这个词,是中医对一些疾病在某个阶段,证的分析。一定要注意什么是证,什么是症。症就是我们简单的自身主体能感受到的体征跟症状,比如头痛,流涕,鼻塞,畏寒,自汗等等,这些一定是我们个体的主观感受;而证则是对疾病在某个阶段的大体总结,比如乳房胀痛这个症状是由于气滞血瘀这个证引起的……
失眠,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这类症状引起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我说的这个上热下寒。它的意思是上部表现为热证,下部表现为寒的一组寒热错杂的症状。你的反复口腔溃疡都是因为上热下寒,相火妄动所致,就是肾中的真阳因为体内阴阳不平衡跑到人体上部了,跑到上面的这些“火”,主要是因为我们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长此以往,致使我们肾水不足,那么肾火,也就是真阳靠这点真水涵不住了,就随着气血流动跑到人体上部了。大家千万不要误认为这是上火了,而盲目服用黄连上清丸等各种的寒凉清热药物,这样可能当时解决了问题,但是长此以往会导致我们体内这仅有的真火被扑灭,你的身体可能也不会如从前那般好了。不扯太远了,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封髓丹的作用跟临床应用,敲黑板了,注意看哦。
封髓丹出自清代医家郑钦安的《医理真传》,郑钦安何许人也,略微熟悉中医之人都知道他是火神之祖,火神派的祖师爷。封髓丹的主要组成有炙甘草,砂仁,黄柏。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使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郑钦安在临证中体会到:“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面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摩,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
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可加入潜阳丹变成潜阳封髓丹。黄柏12克,炙甘草6克,砂仁15克,党参,龟板24克(先煎),附子30克(因为有毒性,我们可以替换成淫羊藿跟巴戟天这两味药),上药粉末,米糊为丸,每日午后服用,最好是下午3时到5时之间,因为下午五时到7时是肾经当令之时,这时候如果用药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附子大热,可补肾中真阳,龟板坚硬得水中精气而生,具有通阳助阴的功效,可以将附子之热引入到肾中;中焦脾胃,张仲景形容太阴为枢纽,具有扭转乾坤的意义。砂仁辛温行滞醒脾,通中焦脾胃,打通中路,使气血出入有路可走;黄柏坚阴泄火;甘草缓和黄柏之苦。这几味药相合,有潜龙入海之意。将人体上部的龙雷之火引入到下面肾脏的肾水之中,上面的火下来了,这牙痛,口腔溃疡,血压高的这些症状自然没有了。
我们临床上应用潜阳封髓丹的主要适应症还是上热下寒证,这是我们应用的精髓。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各种伤身体的行为比比皆是,锻炼相对也少,那种体质纯壮的人少之又少,有的人看起来满身的肌肉,满身的蛋白,其实多数都是外强中干。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因为军队外强中干而亡国的宋朝一个时期的……还是止住吧。
牙痛,头疼,头晕,牙龈出血,失眠,包括有些临床上很多高血压这些上部表现为热的症状,我们都可以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我们只要切记上热下寒,便可以随之应用,不必拘泥。即使它表现有不同的症状,但是只要抓住上热下寒的本质,此方可以随手应用。
中医健康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