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农友留言问溃疡、青枯、髓部坏死这三种番茄病有什么区别,这篇文章让小编告诉您,以及防治番茄这些病的通用方法。
1、番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该病多在结果期开始发病,初时上部叶片萎蔫,继而下部叶片萎蔫,最后中部叶片萎蔫;初时白天萎蔫,夜晚恢复,2-3天后,不再恢复,植抹枯萎死亡。但植株仍保持绿色,切开茎部,维管束变褐,用手挤压,有乳白色粘液渗出。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5-37℃,低于10℃,高于41℃停止发展。土壤含水量大于25%时,有利于病菌侵入,高温、高湿时为害严重;此外,连作、低洼地、排水不良、土壤缺钙、缺磷,均有利于该病害流行。2、番茄溃疡病
番茄溃疡病多成株染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向上纵卷,凋萎下垂,部分植株出现萎蔫,后期病叶叶缘枯*,叶脉间变*,全叶变褐枯萎,但不脱落。茎部受害,生狭长条斑,扩展迅速,后期病斑开裂,茎干增粗,产生大量气生根,髓部中空腐烂,有臭味散出,严重时植株枯死。
番茄溃疡病由棒状杆菌(属细菌)侵染致病。病菌最适宜生育温度为25-29℃,生长温度范围为1-33℃,高温、高湿、连作、排水不良利于该病流行。3、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近几年发生严重,初发病时嫩叶褪绿,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萎蔫,下部茎坏死,病茎变硬,表面生有黑色或褐色斑,纵剖病茎,髓部变褐色坏死,坏死部位多发生不定根,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
病菌初在番茄和苜蓿上存在,多在第1穗果膨大变绿的绿果期发病,栽植过密,光照不足,氮肥施用扁多,室内湿度高发病严重。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方法同番茄早疫病。如果已经发病,需立即对病株根部灌药、并对全温室植株喷洒药液防治,重病株拔除室外深埋。其防治用药如下:氯霉素或青霉素倍液,天达诺沙倍液,氟派酸倍液,30%DT杀菌剂倍液,70%DTM可湿性粉剂倍液,23%络氨铜倍液,77%可杀得倍液,以上药液交替喷洒、灌根,每5天一次,每10天掺加1次倍“天达—”,连续喷洒2—3次扑灭之。
精品番茄种子介绍:粉妮
无限生长型,中早熟,生长势强,果实粉红色,单果重约22克,不易裂果,产量高,高抗线虫及叶霉病。此品种是我公司最新推出的粉果小番茄,与同类型品种比较表现突出,极具市场开发潜力。
欢迎前来张女士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与转发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