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穿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对型识胃和十二指溃疡中医对溃疡病的七型论
TUhjnbcbe - 2021/6/16 1:31:00
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又称溃疡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表现为胃与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临床上以慢性周期性发作呈节律的典型上腹部疼痛为特点。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或空肠,但绝大多数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故称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亦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及青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在我国约为3.4:1。本病的上腹疼痛为突出症状。痛的性质表现不一,如隐痛,钝痛、胀闷痛、灼痛、咬痛、饥痛,甚则刺痛,绞痛。疼痛发生具有高度节律性,胃溃疡多在进食后30分钟左右发生疼痛,持续1~2小时后才逐渐缓解,下次进食后重复如是,故有进食疼痛—缓解一进食的规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在食后2~4小时发生疼痛,多呈饥饿样痛,进食后缓解,故有疼痛—进食—缓解的规律。疼痛常可放射它处,如脊柱两旁,胸骨附近。疼痛是一个复发与缓解相交替的慢性和周期性过程,病史多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复发期可长达一二星期至数月,以数星期为多。秋末冬初是发病最多的季节。除疼痛外,常兼有嗳气反酸,上腹胀闷等消化系统症状及流涎,或出现烦燥、失眠、多汗等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症状,或恶心呕吐等幽门痉挛的表现。少数患者平时无明显症状,首次出现的即为溃疡的并发症,大量出血或穿孔等表现。

检查一般缺乏体征、发病期仅在上腹部(剑突下)正中或稍偏侧(常为右侧)有轻度压痛,有病例在背部7~12胸椎两旁有压痛点。本病可由X射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

寒邪犯胃型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暴作,温熨脘部则痛减,畏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热食,小便色清,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高良姜9克、香附9克;或用正气天香散:乌药6克、香附9克、干姜6克、紫苏9克、陈皮3克;或用吴茱萸9克、人参6克、生姜3片、合大枣5枚。

〔成药〕良附子,每次1丸,每日2~3次,或用香砂养胃丸,每次服1丸,每日2~3次。还可选用丁桂散、胃气痛片、香砂平胃丸、五香气痛散、腹痛片、胃痛片。

〔饮食疗法〕

1.白胡椒煲猪肚:白胡椒15克略打碎,放入洗净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然后头尾扎紧,慢火煲煮,调味服食,隔3日1次。

2.椒面羹:川椒10克(砂研末)、白面克。和匀,加盐与豆豉少许,作面条煮羹食用。

3.姜韭牛奶羹:韭菜克、生姜25克。洗净切碎,捣绞汁,加牛奶克,煮沸热服。

4.良姜焖鸡块:公鸡1只去毛脏洗净,切块,放砂锅内,入良姜、草果各6克,陈皮、胡椒各3克,葱、酱、盐、醋适量,文火焖熟服食。

食滞胃脘型

〔临床表现〕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气如败卵,恶心或吐宿食,吐后痛缓,恶食,苔厚浊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保和丸(神曲10克、山楂9克、茯苓15克、半夏9克、陈皮5克、连翘9克、莱菔子9克)加减。

〔成药〕保和丸,每次服1丸,每日2~3次;或用实导滞丸,每次服1丸,每日2~3次。还可选用山楂内消丸,枳实消痞丸,舒肝健胃丸。

〔单方验方〕

1.炒谷芽30克、山楂15克、陈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苍术9克、白术9克、藿香9克、佩兰9克、炒六曲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砂仁12克(后下)、谷芽12克、麦芽12克、白蔻仁3克(后下)。水煎2次,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饮食疗法〕

1.鸡内金粥:鸡内金15克、白米克。煮粥吃。

2.莱菔子粥:莱菔子炒后研末,每次取10~15克,与白米50克同煮粥吃。

3.槟榔茶:槟榔10克打碎,炒莱菔子0克,陈皮3克,水煎代茶,白糖适量调味饮用。

肝气犯胃型

〔临床表现〕胃脘胀痛连胁肋,嗳酸、时太息,每因情绪波动而病增或发作,嗳气侧痛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克、枳壳9克、芍药30克、甘草3克、香附9克、川芎6克。

〔成药〕柴胡舒肝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或用越鞠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还可选服舒肝丸,舒肝健胃片、健胃丸、胃康片、胃痛散。

〔单方验方〕

1.柴胡10克、白芍30克、郁金12克、甘草10克。水煎2次,

2.柴胡10克、煅瓦楞15克、炒乌贼骨12克、广陈皮炭3克、麦芽炭6克、焦神曲12克、沉香(后下)6克、广木香6克(后下)、延胡索9克、砂仁6克(后下)、制香附9克、炒白芍15克、丹参15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饮食疗法〕

1.金橘根煲猪肚:金橘根30克、猪肚~克。洗净切块,水四碗煲至1碗半,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肉。

2.玫瑰花茶:每次用干玫瑰花瓣6~10克,放茶盅内,冲入沸水,加盖焗片刻,代茶饮。

3.橘皮粥:橘皮10~15克,切碎,同米煮粥食。

4.沙田柚花煲猪肚:沙田柚花3~5克、猪肚克,洗净切块,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猪肚。

肝胃郁热型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吞酸,嘈杂,口苦,口渴,喜冷饮,烦躁易怒,便干小便赤,舌质红,苔*,脉弦数。

〔治法〕泄热和胃、止痛。

〔方药〕化肝煎加减:青皮6克、陈皮3克、芍药15克、丹皮9克、炒栀子9克、泽泻9克、贝母9克;或合用左金丸;*连9克、吴茱萸6克。

〔成药〕龙胆泻肝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或用左金丸,每次服1丸,每日2~3次。还可选用溃汤散,牛*清胃丸,胃溃疡片。

〔单方验方〕

1.菊花叶15克、炒杏仁12克、炙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金玲子9克、延胡索9克、白芍10克、黑山栀9克、柴胡6克、*芩6克、丹参10克、*连6克、吴茱萸6克、甘草5克。水煎2次,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饮食疗法〕

1、红糖煲豆腐:豆腐2~4块、红糖60克。加清水1碗,煮10分钟服食。

2.豆腐石膏汤:生石膏50克、、豆腐克。加清水适量,煲2分钟服食。调味饮汤吃豆腐

3.西瓜水:取西瓜瓣剂汁饮用;或西瓜片50~克。煎水代茶,或配冬瓜皮50克同煎。

4.卷心菜叶:新鲜卷心菜叶,如有菜心更佳,洗净捣烂汁餐前温服20~毫升,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

胃阴亏虚型

〔临床表现〕胃隐痛或灼痛,口燥咽干,或口渴,饥不欲食,嘈杂,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养胃汤(沙参12克、麦冬9克、玉竹9克、生扁豆12克、桑叶9克,甘草5克)或用益胃汤(沙参15克、麦冬9克、生地*15克、玉竹10克、冰糖9克),合芍药草汤(白芍药30克、炙甘草6克)加减。

〔成药]舒胃片,每次服4片,每日3次;或用滋阴甘露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还可用琼玉膏、胃痛片、玉竹膏。

〔单方验方〕

1.白及30克、阿胶30克。共研细末,每服3~6克,每日2~3次,饭前服。

2.北沙参15克、石斛15克、麦冬12克、生地12克、白芍药12克、当归身12克、炙乌梅10克、川楝子9克、玉竹12克。水煎2次,每日1剂。

〔饮食疗法〕

1.蜂蜜:蜂蜜30克,温水冲后空腹服用。

2.牛奶蜂蜜:牛奶克煮沸,调入蜂蜜50克、白芨末6克,拌匀后服用。

3.石仙桃炖猪肚:鲜石仙桃60~克(干品30克)、猪肚1个洗净。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饮汤吃肉。每2~3日1次,5次显效。

4.鱼肚猪瘦肉炖冰糖:鱼肚30克、猪瘦肉60克、冰糖15克。加水适量,隔水炖熟,顿服。

5.乌龟肉煲猪肚:乌龟肉、猪肚各克,切成小块,加水适量煲熟,调味,1日内分2~3次服完。

脾胃虚寒型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寒痛甚,受凉、劳累每易发病;兼面色萎*,纳食减少,泛吐清涎,神疲乏力,甚或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方药〕*芪建中汤(*芪30克、白芍20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饴糖20克)加减;寒甚者合用理中丸(人参10克、白术12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

〔成药]理中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或用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单方验方〕

1.*参12克、炙*芪12克、茯苓12克、焦白术9克、姜半夏9克、炙甘草3克、砂仁3克(后下)、吴茱萸3克、炒白芍18克、陈皮5克、木香5克(后下)、瓦楞子30克、姜川连2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炙*芪15克、*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延胡索10克、丹参20克、红花20克、甘草10克、蜂蜜30克(冲服)。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饮食疗法〕

1.胡椒红枣煎:红枣5个去核,每个红枣内放入白胡椒2粒,煮饭时放在饭面蒸熟食之。

2.草果豆蔻乌骨鸡煎:乌骨母鸡1只(约克),去毛脏洗净,以草果、草豆蔻各5克放鸡腹内,用线缝合,水煮,调味,饮汤食鸡肉。

3.姜桂炖猪肚:猪肚克、生姜50克、肉桂3克。隔水炖烂后分2次服。

4.良姜羊脊骨粥:高良姜10克羊脊骨克,白米适量。煲粥,撇去浮油服食。

瘀血阻络型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如刺如割,痛有定处,拒按,甚则呕血黑便,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五灵脂9克、当归12克、川芎6克、桃仁9克、丹皮9克、赤芍9克、乌药6克、延胡索9克、甘草3克、香附9克、红花6克、枳壳6克)加减。

〔成药]云南白药,每次服半~1瓶,每日2次;或用复方丹参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3次。还可选服三七片,九气拈痛丸,七制香附丸。

〔单方验方〕

1.乌贼骨50克、贝母50克、白芍50克、生甘草5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三七粉30克。将上药研成末,每次服9克,每日3次。

2.桃仁10克、木香10克(后下)、白芨10克、香附10克、白芍药10克、赤芍10克、乳香9克、没药9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饮食疗法〕

1木耳红枣汤:黑木耳15~30克、红枣20~30枚。煎汤服食。

2.桃仁粥:桃仁10克去皮尖研碎、白米50克。煮粥,晨起作早餐食用,可加红糖调味。

3.桃仁煲墨鱼汤:桃仁10克,墨鱼1条(约克)。洗净切块,连骨煲汤,调味饮汤食鱼。

4.益母草黑豆糖水:益母草30克。黑豆60克。水3碗煎至1碗,加红糖适量调味服。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型识胃和十二指溃疡中医对溃疡病的七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