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穿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慢性胃炎消化溃疡病理重点考点精炼总结
TUhjnbcbe - 2021/8/1 13:56:00

病理学慢性胃炎、消化溃疡部分重点考点精炼总结

——西医综合学霸笔记

(1)慢性胃炎特点总结:

①慢性浅表性胃炎→上皮细胞受损(上皮细胞坏死、黏膜充血水肿,淋巴浆细胞浸润,无腺体改变);

②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体受损(腺体减少黏膜萎缩变薄,伴肠上皮化生,淋巴浆细胞浸润);

③慢性肥厚性胃炎→腺体增生肥大、黏膜增生肥厚;

(2)胃黏膜萎缩变薄,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具特征的病理变化,而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为伴随变化,也可出现在胃溃疡等其他疾病,不具有特征性。

(3)胃酸减少是由于腺体萎缩、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所导致的,可见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绝对的胃酸减少)等各种疾病,不具有疾病诊断的特征性。

(4)A型胃炎恶性贫血机制:胃酸减少,铁吸收障碍→缺铁性贫血;内因子减少,维生素B12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两种贫血混合易并发恶性贫血;

(5)消化性溃疡好发十二指肠球部、胃窦小弯侧;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前壁;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穿孔+出血→后壁;胃溃疡穿孔和出血均好发于前壁;胃癌好发于胃窦小弯侧,其次是贲门部。

(6)消化性溃疡的四层:炎症(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坏死、肉芽组织、瘢痕(增殖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故溃疡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肉芽组织形成(修复)、纤维瘢痕形成,闭塞性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7)中性粒细胞浸润见于急性炎症或化脓性炎症,但胃溃疡、SLE也具有中性粒细胞,狼疮细胞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苏木素小体形成;

————摘自小三科西医综合学霸笔记

近来收到同学对学霸笔记众多好评:

考点精炼总结、考点横纵联系;挖掘潜在出题点、高效记忆;强化/冲刺阶段复习必备冲刺高分—提分利器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胃炎消化溃疡病理重点考点精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