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穿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溃疡病爆发再也不用怕,2分钟看懂防治技术
TUhjnbcbe - 2021/8/23 21:33:00

近年来,随着沃柑、茂谷柑等高糖易剥皮的杂柑品种的迅速大面积扩种,溃疡病已经成为柑橘种植的痛点,很多种植户因为这个病心力交瘁,甚至放弃种植。脐橙、砂糖橘等品种也逐渐出现染病的情况。

天气回暖,近期果园就要对溃疡病及时做好预防,以防全园蔓延发病,造成更大危害。柑橘溃疡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危害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影响树势。

溃疡病发生症状

柑橘叶片上先出现针头大小的浓*色油渍状圆斑,接着叶片正反面隆起,呈海绵状,随后病部中央破裂,木栓化,呈灰白色火山口状。病斑多为近圆形,常有轮纹或螺纹状,周围有一暗褐色油腻状外圈和*色晕环。

叶面溃疡病症状

果实和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病斑的木栓化程度更为严重,山口状开裂更为显著,枝梢受害以夏梢最严重,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枝梢枯死。

果实上溃疡病症状

枝条上溃疡病症状

12%千峰松脂酸铜ml

高效杀菌,不伤作物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溃疡病发病规律

柑橘溃疡病原细菌在柑橘叶、枝梢和病果病部组织内赿冬,尤其以秋梢上的病斑是越冬的主要场所,翌年温度适宜、湿度大时,细菌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和枝叶相互接触作短距离传播,病菌落到寄主的幼嫩组织上,由气孔、伤口侵入,潜育期3~10天,高温多雨时,病害流行。

溃疡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相关,该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以高温高湿的夏梢发病最重,其次是秋梢、春梢。

溃疡病易发病时期

溃疡病自3月下旬至10月下旬均可发生,4~5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6、7、8月为夏梢的发病高峰,9、10月份为秋梢的发病高峰,6-7月上旬为果实的发病高峰。

嫩梢叶在萌发后20~55天,幼果在落花后35~80天其气孔形成多且处于开放阶段,病菌易侵入而大量发病。

柑橘溃疡病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为25~30℃,高温高湿天气是流行的必要条件。暴风雨和台风给寄主造成大量伤口,及潜叶蛾的为害,都会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

溃疡病防治方法毫不松懈的预防

枝梢展叶到老熟前、幼果谢花后20天到有抗病力前都必须喷药保护,处理病叶、病株,控制病害蔓延。喷药间隔不宜超过12天。

打药细致周到

很多溃疡病药物没有内吸传导性,喷雾覆盖不全面就会给致病原可乘之机。

严控害虫、合理施肥、适当修剪

据研究,致病原通过气孔侵染最低浓度为10^5cfu/ml,而通过伤口感染只需上述浓度的千分之一,因此对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控工作是万万放松不得的。

溃疡病菌环境竞争力不强,环境腐生菌与其竞争1~2个月就可以灭了它,另据研究溃疡病菌对抗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力也不强,故而培肥种植园土壤、进行通风透光的修剪有助于溃疡病管理。

推荐药剂选择

溃疡病化学防治的基础药剂应是:持续性、安全性、有效性、兼容性、经济性兼备的药剂。

铜制剂在溃疡病和红蜘蛛的防治上表现较好,已经经过验证,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兼容性、必须保证。这边推荐使用松脂酸铜.

松脂酸铜是一种广谱有机铜素杀菌剂,能够抑制真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真菌、细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松脂酸铜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混配性,持效期长,方便安全,对环境污染更小,对作物的花期和幼果期影响更小,使用更加安全和放心。可与其它杀菌剂交替,喷洒效果好,粘着力强,成膜好,在雨季使用更耐雨水冲刷。如果您正被溃疡困扰,不妨一试。

12%千峰松脂酸铜ml

高效杀菌,不伤作物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大丰收小喇叭为您提供柑橘、草莓等6种作物管理视频识别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溃疡病爆发再也不用怕,2分钟看懂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