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穿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做好枇杷田间管理,注重肥料供给,帮助农户
TUhjnbcbe - 2022/5/18 2:56:00

枇杷是每年五月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应季水果,也是五月份鲜果的主力*,其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因此也是中药川贝枇杷止咳糖浆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由于枇杷的采摘期比较短,且不耐运输和储藏,因此枇杷并不是一种全国性流通的水果,尤其在北方,因为气候条件限制,枇杷不适宜生存,而枇杷也不太适合于大棚种植。

所以北方地区市场上枇杷比较少见,种植枇杷的农户也很少,对枇杷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了解的也比较少。

南方地区,尤其是云贵川渝地区是我国枇杷的主要种植区域,其种植的枇杷品种较多,果型圆润,色泽靓丽,特别是大五星枇杷,果肉层较厚,含糖量高,单果重量可以达到50克左右,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是近年来市场上枇杷销售的主要品种。

而对于大五星枇杷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以四川和重庆地区掌握和总结的最为详实,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也最为灵活有效,值得其他地方种植户学习借鉴。

一、枇杷的生长特点

枇杷作为果树非常特别,作为乔木型的果树,其与一般的果树存在不同的是没有相对的休眠期,且多数在9月份到次年2月份时节开花。

盛花期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1月中下旬,是南方温度逐渐走低的阶段,此阶段很容易遭遇低温冻害。

因此枇杷的产量与花期的保护措施密切相关,加之枇杷花期特别长,所以枇杷的管理要重点抓好花期的保护。同时,由于枇杷果实的膨大成熟期在4到5月份,是各种昆虫和鸟类繁殖的旺季。

所以枇杷一般都要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表皮受伤同时也可以防止太阳灼伤产生斑点,影响商品外观。

二、枇杷田间管理要注重肥料供给

对于枇杷的田间管理而言,肥料的充分供给是保证枇杷顺利过冬并且开花授粉的关键。南方冬季气温比较低,且空气湿度较大,光照条件并不突出。

在此种条件下,枇杷树要维持树体自身生长发育的同时还要提供大量的养分支持花期所需,无疑对肥料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

一般除了采摘期过后要及时补充复合有机肥之外,在进入花期之前还要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有条件的还可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在进入果实膨大期以后,要追施促果肥,一般以尿素和磷酸钙混合肥为主,也可以施用粪水。

一些种植户还会增添一些微量元素,如硒等,提高果品的品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促果肥一般需要施用3到4次,以根部坑施为佳。

三、枇杷的田间管理要注重科学浇水

枇杷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盛花期以及果实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更是巨大。

一般情况下,进入果实膨大期后,遇到连晴天气,最好每天实施定时定量滴灌,保证有足够的水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此时切忌漫灌或者浇水过量,以免根系透气性受影响。

同时水分过多也会降低枇杷果实的含糖量。特别是干旱后过量浇水,很容易引起枇杷裂口,增加了枇杷畸形果和劣质果的数量。

对于果实膨大期连续阴雨,在南方也很容易遇到,此时要做好排水沟清淤疏浚,以免果园出现积水。

四、枇杷的田间管理要注重病虫害防治

枇杷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增长,其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而进入果实膨大期之后,枇杷的虫害也会更多,常见的主要有炭疽病、灰霉病、溃疡病等等。

这些病害都会对枇杷果实造成肉眼可见的损伤,对枇杷的外观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从而会影响枇杷的商品价值。

对于出现的这些病害,日常生产中要注意加强果园巡查力度,及早发现并用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浓度要控制好,以免造成药害。

对于出现病症的患病枝、患病果要及时清除并异地销毁,尤其是出现溃疡病和灰霉病时要及时尽快治疗,以免出现感染而引发大面积的坏果烂果,影响产量。

五、枇杷的田间管理要注重修枝剪叶和疏果

与一般果树在冬季修枝剪叶不同,由于枇杷5月采摘完成后树木进入短暂的自我生长修复期,此时春梢已基本形成,新发结果枝条的木质化也基本上定型。

所以此时对于老旧枝条、瘦弱枝条和老叶要及时清理,以便树体储备更多的养分储备过冬及开花,对于新发的不结果枝,要全部剪除。

进入坐果期之后,要及时蔬果,由于枇杷开花比较多,在各种保花促果措施下,空花比较少坐果率也比较高。

所以合理疏果对于保证枇杷品质非常重要。同时,在果实膨大,要及时摘除裂果、坏果、弱果和畸形果,使养分更加集中。

总之,枇杷的田间管理技术对于枇杷的丰产和高产十分重要,对枇杷的口感和品质也关系密切。但是不同地方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也存在差异,在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枇杷田间管理,注重肥料供给,帮助农户